大连市技师学院2019年度质量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大连市技师学院创办于1957年,是隶属于大连市教育局的全日制公办职业院校。学院秉承以德育人,技能立业的校训,主要承担高级工、预备技师、技师等人才培养,建校60多年,为国家和社会培养20多万高层次技能人才。近年来,学院被评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全国28建设职业训练院试点单位之一、国家机电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技工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位于大连市金普新区,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资产总计34581万元。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实验实训设备齐全优越,办学规模达到5000, 同时具备每年4000人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和8000人次的职业技能鉴定能力。学院下设机电工程系、现代机械加工系、汽车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现代服务系和通用基础系,开设冷作钣金加工、模具制造、机械设备维修、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汽车维修、数控加工(数控车工)、焊接加工、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汽车电器维修、汽车钣金与涂装、汽车检测、数控加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机电产品检测技术应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办公设备维修、幼儿教育、电子商务、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22个社会紧缺、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其中省级示范专业3个,市级品牌专业5个。

学院将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的发展战略,建立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与辉瑞制药、东风日产、锦祥照明等75家名优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深入紧密的合作关系。与外资企业锦祥照明系统大连有限公司开展以双元制人才培养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与冰山集团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校企双方人才培养实现双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100%,就业满意率保持在95%以上。

1.2学生情况

学院学生来自全国各地,2019年共招收学生460名,巩固率92%。截止目前,在校生2029人。2019届毕业生793人。学院办学层次多样,设有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组织各层次在校学生进行相关专业职业资格培训。年度培训1044人,其中中级工582人,高级工462人。详见下表。

 

1.3教师队伍

大连市技师学院事业编教工154人,其中:管理岗位38人(兼课8人),专业技术岗位114人(管理16人),工勤岗位,2人。其中,35周岁以下教职工38人,占比24%3645周岁教职工64人,占比42%4655周岁教工32人,占比21%55周岁以上20人,占比13%。学历结构:硕士研究生22人占比14%;本科128人,占比83%;大专3人,占比2%。职称及任课情况:专职任课教师116人(含8名兼课教师),占比76%。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4人,占比3%;副高级职称28人,占比24%;中级职称60人,占比52%;初级职称25人占比22%。其中具有教师资格证98人,占比85%

1.4设施设备

2018年教学仪器设备值5582.6万元,在校生2488人,生均教学仪器设备2.24万元;2019年教学仪器设备值5590.6万元,在校生2029人,生均教学仪器设备2.76万元。2019年与上一年度相比生均增加0.52万元。2018年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是0.4个;2019年校内实训实习工位数986个,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是0.5个。2019年与上一年度相比生均增加0.1个。2018年学校图书共计7万册,生均图书28册;2019年新采购0.5万册,共计7.5万册,生均图书37册。2019年与上一年度相比生均增加9册。

指标

单位

2018

2019

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

万元/

2.24

2.76

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

/

0.4

0.5

纸质图书

/

28

37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院长期以来一直注重与紧抓德育教育教学工作,重视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学院德育工作一直秉承以德育人,技能立业的校训,营造和谐文明校园,创设健康阳光的书香校园,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与实效性,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德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工作能力。

学院定期组织德育教研活动,不断提升德育教师的政治素养。学院组织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通用基础教学系全体德育教师参加会议。与会教师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并针对如何上好德育课能结合自身实际谈感想体会,就下一步工作的开展提出意见建议。全体德育课教师一致表态,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而努力奋斗!

 学院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强化以德育人的意识。学院组织不忘初心,筑梦青春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演讲比赛活动,全校师生踊跃报名参加,比赛时间长达3个月有余,每一位选手用荡气回肠、扣人心弦的精彩演讲抒发了自己的青春梦想和对祖国的满腔热爱。组织全体党员团员到金州关向应纪念馆,重温历史,追忆初心,通过此项活动,全体师生进一步深刻觉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学习中,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立学。长期以来,学院组织各班进行晨读,晨读内容不断变化与更新,有国学,有古诗词,有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等,旨在弘扬和培育学生们的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操,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组织了2019级新生晨读《弟子规》比赛,学生们激情洋溢的朗读,使整个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气息。今年,学院积极参加大连市爱丁杯第十五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参赛作品16件,其中,一等奖作品5件;二等奖作品5件;三等奖作品4件,成果显著。学院将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与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德育整体合力和生动活泼的德育氛围。

学院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注重学生们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公共基础文化课合格率95.28%,详见下表。

           20193月~7月公共基础文化课合格率汇总表

科目

德育

语文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基础

体育

平均合格率

合格率%

100

98.06

82.98

93.6

97.01

100

95.28

其中,语文合格率98.05%的统计来自于《2019年大连市技工院校教学质量抽测情况表》。学院在20197月初参加了大连市技工院校语文教学质量抽测通考,2018515人参加了质量抽测,及格人数为505人。学院目前开设的六门公共基础课的标准来自于全国技工院校各学科课程标准。其中,英语学科进行了教学改革,口语测试成绩进入了考试总成绩中,效果略有突显,比去年英语期末考试合格率86.25%提高了7.35%,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效果会更加显著。

学院18个专业科目参加了20196月末进行的技工院校专业课教学质量抽测,合格率97.32%(数据来源《2019年大连市技工院校教学质量抽测情况表》)。6月,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了大连市各专业技能鉴定考试,高级工资格证考核报考人数257人,合格率92.61%;中级工资格证考核报考人数248人,合格率91.53%

目前学院已根据大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9<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 等三个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2019.09.05)文件精神,制定出了《大连市技师学院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及《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流程》。

    2019届毕业生760人,学院组织企业到校进行企业面试会,给学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与就业渠道,尽可能做到毕业生到对口专业的企业就职。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详见下表。

               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

年度

届次

就业率%

专业对口率%

创业率%

2018-2019

2019

92.89

75.13

0.92

2019届就业学生706人,专业对口学生571人,占就业学生的80.87%,自主创业7人,占1%

2.2在校体验。学院不断加强与完善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教学改革。不仅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都有了相应的突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知识与技能带来的快乐。英语教学模式发生改变,将口语测试纳入到了期末考试成绩中,打破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使英语教学课堂活跃起来,根据不同专业,进行不同形式的口语教学。语文教学在保持原有的国学教学外,融入了各专业的特点,进行各类专业的方案写作等与工作内容相关的教学,让枯燥的课堂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们综合职业能力。在专业课教学中,学院一直坚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产教融合,工学交替,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通过理论学习与专业学习,让学生们不断体验以德育人,技能立业的理念。学院每学期期末都会组织全校学生利用学生评课系统对理论与专业教师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理论学习满意度为94.81%,专业学习满意度为98.46 %

理论学习满意度

科目

德育

语文

数学

英语

计算机基础

体育

平均

合格率%

94.7

98.8

82.98

97.9

96.2

98.3

94.81

专业学习满意度

专业系

现代机械加工系

机电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

汽车工程系

现代服务系

平均

合格率%

99.5

98

98.8

98

98

98.46

其中,机电工程系在专业学习上,6月份重点开展了全系学生参与的技能竞赛活动;焊接专业同时为参加省市、国家级比赛做好了选拔工作;为拓展学生的视野,该系与日本新泻精密铸造公司合作,由佐藤社长每月到该系做了一次关于压铸模具及相关知识的系列讲座,这些教学活动的开展掀起了专业学习的高潮,学生对专业学习满意度达98%。现代服务系深刻学习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以及十九大报告指出的要为青年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等精神,专业教学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学生的求学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在教学中,坚持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体验学习过程,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使人才培养符合职教规律和行业企业用人标准。该系每学期期中组织学生,针对专业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涉及师德修养、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学生对专业学习满意度98%

学院注重学生在校期间实习实训,下大力气在工学结合方面为学生提供充分条件,学生满意度达到97%以上。

——机电工程系校内实训基地设备设施相对完善,在实训过程中,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训方式包括:每年五月,各专业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动手完成课件、评比后择优展出;冷作、焊接专业为学校加工校内用产品、模具专业在电加工实训过程中引入企业生产产品、焊接、模具专业参加省市、国家级技能竞赛,并将竞赛样题引入到实训教学中,丰富多彩的实训方式为学生营造了真实的工作环境,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训课除了完成基本功训练,在此基础上增添了金工的车、铣、刨加工训练及控加工训练,增强了学生掌握技能的综合实力。经调查,学生普遍认为我系实训课课程结构合理,内容充实,有挑战性。

——机加系一直根据学院的教学理念,在实习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教学特色:一是全面推进企业实景一体化教学模式,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双周轮换制。二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每年五月定为技能大赛月,通过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学生能力及检验教学质量。三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每学期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制作工件展,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四是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在实习教学中,采取一体化教学,在平日的教学中,将学生根据班级总人数进行合理分组,以学生为中心,任课教师根据国家大纲及企业行业需求确定每个教学任务的重难点,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查阅相关材料,找出正确答案,这样不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在平日的教学中采取轮次进行过程化考核,以考促学。以评促教,为目标教学和改善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数据和诊断,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学习职业技能。

——汽车系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立了专门的实训基地管理机构,制定了《实训场管理制度》、《实训场岗位职责》,设有实训场管理员,人员配置合理,职责分工明确。实训教学及设备管理制度健全,有实训室使用记录,每年实训室使用率达95%以上;有实训室维护记录,三年内设备完好率为95%。学生实习课程安排得当,学生在实训基地的课程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满足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努力寻求与企业的合作,逐步实现消耗性实习向生产性实习转变。

——电子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我系建立相应专业实训基地,基地设有设备管理教师和安全监督教师,保证了实践教学任务有效落实。在实训教学中始终注重安全管理教育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现代服务系对在校实训课内容进行了客观合理的评价,普遍认为实训课程结构合理,教学设施先进,实训场地及设备全部满足人员需求。为了让实训技能在课后得以延伸,系部利用下午自习课时间,将琴室和舞蹈教室对学生免费开放,大大增强了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每学期系部都组织学生赴企业进行参观和一日见习,并邀请相关企业来校进行专业讲座,让学生在校期间提前熟悉了解将来所要从事的岗位及工作。

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入学军训、开学与毕业典礼、各种学术报告和优秀校友报告会等营造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学生对校园文化满意度为85%。

学院共有 10个社团,定期举办篮球、足球、拔河、跳绳等竞技比赛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拼搏精神。学生对社团满意度为90%。

学院通过公开招标形式确定大宗物品供应商。从源头确保食品安全,所有采购物品的品种、数量、质量由食堂主任、厨师和保管人员全面监督,确认无误,验收合格,努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提高学院后勤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保证师生吃的放心。超市的营业时间机动性较强,客流量增大时及时增加收银通道,使学生能较快的完成购物。浴池在沐浴区增加防滑垫,防止学生在洗浴时发生危险,并在周末时增加营业时间以确保学生的洗澡要求。学院为方便学生在校内使用网络通讯,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沟通,分别开设了业务咨询、业务办理窗口。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所有需要。加强员工的岗位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坚持热情服务、微笑服务、文明服务。通过设立意见箱和不定期调查问卷和走访的方式调查了解师生对食堂工作的意见,据统计,学生生活满意度为90%

在校园安全方面,学院在规定配备13名保安的基础上增加3名保安,充实保安队伍,确保校园安全。另外有保卫部、学生部、团委、班主任、宿舍管理教师、值周队、学生会、师生安全员、管片民警等多支队伍和人员从事校园安全工作,分工明确,压实责任。物防。消火栓、灭火器、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消防控制室、感烟器、感温器、手动报警按钮、防火卷帘、喷洒等消防设备设施齐全。学院设有微型消防站,六套防火服、灭火器、水带、消防斧等装备一应俱全,定期培训。保安人员八大件配备齐全。学院视频监控系统覆盖校园,消防自动报警装置、远程消防监控装置齐全。校园安全满意度为95%毕业生对学校总体满意度达到95%

2.3资助情况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审计署关于严禁虚报学生人数骗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的通知》(教职成〔201015号)、《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1816号)、《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 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意见》(财教〔2012376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技工院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861号)、《财政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退役军人部 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科教〔201919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技工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944号)、《大连市教育局等五部门关于印发<大连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的通知》(大教发〔201939号)、《关于印发<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大财教〔2019575号)要求,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享受免学费学生共计2513人,其中,2015723人,2016623人,2017619人,2018548人。免学费金额391.85万元。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享受免学费学生共计2478人,其中,2015723人,2016614人,2017611人,2018530人。免学费金额386.954万元。

学院为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每生每学期1000元助学金。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享受助学金学生共计177人,其中,2017级非涉农家庭困难学生59人,连片特困学生27人;2018级非涉农家庭困难学生47人,连片特困学生44人符合申请助学金资格。助学金金额17.7万元。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享受助学金学生共计176人,其中,2017级非涉农家庭困难学生58人,连片特困学生26人;2018级非涉农家庭困难学生49人,连片特困学生43人符合申请助学金资格。助学金金额17.6万元。

学院为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的二、三、四年级在校生提供奖学金。享受名额以上级主管部门通知为准,每生每年3000元。其中,2017-2018学年度荣获政府奖学金学生共计65人,20154人,201633人,201728人。

自实行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及市政府奖学金政策以来,学院受助对象和范围均按国家政策规定落实,符合资助条件的学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并做到了免学费、助学金和奖学金的申报及实发统计表、实发金额一致,公示名单和学生资助金申请表做到了资助金申请表按照年度和年级分别装订归档。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出台了助学金和免学费及奖学金配套实施方案。各项资助管理制度政策、资助管理工作流程长期公示在学院教学楼大厅墙上。市级监督电话在校园醒目位置长期公示。助学金和免学费资格审核审批符合规定程序。并按规定进行公示。资助审批表有审批者本人签名及学校印章。学院还建立了学生资助管理机构,配备了资助管理和信息系统操作专职人员。

2.4就业质量

学校坚持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质量,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先后与锦祥照明系统(大连)有限公司、大连冰山集团、大连爱丽思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博格华纳联合传动有限公司、大连豪森瑞德设备有限公司、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辽无二电器有限公司、大连冶金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大连)有限公司、鹏鼎控股-宏启胜精密电子(秦皇岛)有限公司、山崎马扎克机床(辽宁)有限公司、大连苏尔寿泵及压缩机有限公司、苏州苏尔寿泵业有限公司、大连棒棰岛宾馆、帝业技凯(辽宁)精密有限公司、大连宝原核设备有限公司、盘起工业(大连)有限公司、大连金园极光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大连杰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舒勒(大连)锻压机械有限公司、大连德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富力希尔顿酒店、大连长城宽带有限公司、大连金普新区馨爱萌幼儿园、金州阳光宝贝幼稚园、爱儿堡国际幼稚园、大连丽景春天幼儿园、心远养正幼儿园等130余家企业签订三方协议,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

20194月,陆续安排企业到校对2016级实习生进行宣讲与面试,共有37家大中型企业提供1600余个工作岗位,求人倍率达到了1:2.97,涵盖了学校的所有专业。学校参加实习的539名学生经过企业现场面试和筛选,双方达成用工意向后,由学校统一组织到企业上岗实习,实习率达到了100%。学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坚持以服务社会、服务学生为原则,为学生实习与就业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使学校办学长期保持着出口旺,入口畅的良性循环。

2019届毕业生共760人,其中现阶段企业就业人数706人(自谋职业364人),在连企业285人,非在连企业57人;非企业就业54人,包括升学8人,创业7人,参军39人。就业率92.89%,比上一年度减少2.11%;对口就业率75.13%,比上一年度减少9.87%;初始月薪不低于2000元,比上一年度增加200元。有730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联合办学大专考试,并取得了大专毕业证,还有20名学生参加了自考本科,并且顺利通过,升入高等教育的比例为98.68%

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特点开展就业指导,针对学生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评价,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学生,千方百计为就业的宗旨,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得力的就业措施,积极拓展就业途径,尽可能地使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单位,就业工作成果显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5职业发展

学院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能力培养,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的提升。通过组织教师认真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的素质目标与能力目标,明确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共同且又具专业特点的总体目标,为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发展做好整体规划。

学习能力培养。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已成为学院优化教育结构,培育大国工匠和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当今社会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步多元化,在课堂上听讲已经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为拓宽学生的眼界,20197月,学院举办了大连市高端高技能人才技能操演,聘请了世赛工业机械装调赛项中国技术指导专家柏世杰为学院师生进行该项目的赛项讲解及实操演练,呈现了规范的装调技术及先进的检测设备演示。另外,学院还多次聘请了各领域的行业精英为学生举行专题讲座,例如现代服务系聘请昂立科技园设计部总监、天蓬教育公司王仲一校长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做《中国互联网行业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助力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制定可行的职业规划;机电系聘请了日本新泻精密铸造株式会社佐藤专务进行《铸造技术》专题讲座,介绍了全球铸造业的发展趋势,讲解先进的铸造工艺流程;电子系聘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大国工匠李书乾同志先后为学生进行《企业对电工人才的素质要求及电气设备维修十项原则》、《中国制造2025电气技术分享-关于工业4.0的浅析认识》专题讲座,介绍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这些活动的举办拓展了学生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升,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做了充分的铺垫。

岗位适应能力培养。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交替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方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逐步建立学院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为创建新型制造业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实训环境,学院现代机械加工系新建了企业实景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包含数控车、加工中心、机械手、AGV传送、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控制生产等现代化实训平台;汽车系被国家人社部予以批准设立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集训基地,其设备均为世赛及国赛中使用的最前沿的设备,并承接了45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第一阶段集训工作。先进的、高端的企业实景化实训环境为学生的岗位专业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学院先后与大连锦祥照明有限公司、广东欢喜机器人有限公司、大连冰山集团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借鉴现代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实现学生专业技能学习与岗位工作能力培养融通合一。同时,学院现代服务系不断探索校园共育新模式,注重将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及时在工作岗位中直观地内化和运用,分批组织幼师专业的学生携带研学任务,分赴金州爱儿堡幼儿园和阳光宝贝幼儿园进班见习。见习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幼儿园一日活动并参与力所能及的保育工作,并鼓励学生进班参与不同领域的活动组织,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和体验学前机构岗位工作任务,快速提升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的保教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学校积极组织各项竞赛,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岗位专业能力,本年度学院组织了首届学生技能大赛,提出了人人参与、班班比赛、层层选拔的工作要求,将竞赛与日常教学和各项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赛育合一的新机制,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练,提升了教学工作实效,学生的岗位专业能力形成颇具成效,在市、省级乃至国家级各项比赛中纷纷取得佳绩。在3月份大连市教育局举办的2019年大连市中等职业院校文明风采德育比赛中,学院推选的七部作品中,《我的梦中国梦》、《新时代新蓝天》分获征文演讲类比赛第一名和第三名;群舞《不忘初心》荣获歌舞类作品第一名,《为女民兵题照》获书法类作品第一名,《共筑中国梦》获歌舞类作品第二名,琴筝合奏《满江红》获器乐类作品第二名,《邻里一家亲》获得绘画类作品第二名的好成绩;在二产专业中,模具专业学生于吉鹏代表辽宁省参加第45届世赛选拔赛塑料模具工程赛项,获得优异成绩;焊接专业李翠侠、袁清秋、王永军三名学生在第十四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中被授予优秀青年焊工称号,其中,李翠侠同学还获得了巾帼精英奖。大连市技师学院代表队被授予优秀组织奖,学生的岗位专业能力在大赛中得以升华。

另外,为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技师队伍建设,学院专业教师均需进行企业实践,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同时了解企业的人才能力需求,专业教师从双证型变成名副其实的双师型,从源头上解决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为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做好充分保障。

岗位迁移能力培养。为抓实学生专项能力培训,响应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到在职业院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精神,学院各系部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加强学生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岗位迁移能力的培养。

现代服务系鼓励学生参加蒙氏教师、早教师、教师资格证、高新计算机专项能力培训,本学期累计培训早教师56人,蒙氏教师32人,教师资格证40人,高新计算机专项能力考试189人。其中蒙氏教师、早教师考试通过率达100%。现代加工系为了学生将来在社会中实现多方位就业,不断到企业中进行调研了解企业人才需求,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比如机电产品检测专业学生不单单学习检测,同时还在专业中设置了零件的数控车床加工等实习教学,加工中心专业学生鼓励学生参加车工(数控方向)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等级考试等第二职种。机电工程系以增强学生对应职业岗位变迁的能力为标准,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强调复合型专业技能,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在装配钳工中、高级职业技能的培养体系基础上,制定了完善的电工中级技能课程培养体系,学生真正做到机电融合,保持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汽车系结合现今北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在课程设置上将传统汽车维修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相结合,并鼓励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学生考取汽车维修工、低压电工证等技能等级证书,为将来的就业前景及岗位需求的变化做好充分的准备。

创业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当前中等职业院校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前进方向。本年度,学院通过创新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对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各系部的专业教学充分结合学院的工件展,将传统的技能实训变成了一项人人可以参与、鼓励创意变成行动的创新活动,将枯燥的课堂变成了创造的基地。在此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创新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培养了学生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增强创业能力,电子系组织建立了技客修工作室,挑选学生建立电气综合维修队,参与学院电气设备维修和保养等;机电系学生为学院设计制作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的景观标语,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做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基础知识与实用技能相结合。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院落实《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推进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师研修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大赛,领会新型教学理念,研究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加快对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在2018年举行的辽宁首届技工院校教师能力大赛中,学院郑海云、王清霞、崔茹三位教师分获机械类交通类文化艺术与综合类三个项目的第一名,荣获辽宁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并代表辽宁省参加国赛荣获三等奖;现代服务系孔媛、崔茹、刘晓红、董晶晶四位教师组成团队,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国赛三等奖;汽车系丛震、冯学强两名教师参加了由省人社厅主办的2019辽宁省职工技能大赛暨全省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分获喷漆工钣金工第四名。

通过大赛的沉淀,学院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超越了以往的工匠式教学技能模式,走上了反思探究,自主发展之路,带动学生的创新热情,做好学生创新性的活水源头,推动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院将国家有关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状态与趋势、自身现有条件组成一个有机结合系统,作为专业结构调整的内外要素框架条件。不断完善现有国家级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逐渐加强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专业和新能源汽车检修与维修专业建设,重点培养传统冷作钣金加工等专业的颠覆性升级调整。

以人社部、教育部等有关中职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学院各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依据自身专业特点及条件,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电子系聘请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工高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大国工匠-李书乾为客座教授。参与电子系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设等,2019年重新编订《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执行计划。现代服务系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电商专业课学习内容做出了谨慎的调整。汽车工程系构建了教室与车间、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徒弟、理论与实践、操作与维修”“五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学年修订一次。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行业技术标准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证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机电工程系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及世界技能大赛技术要求,对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焊接专业以韩建超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引领,参与制定本专业学生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同时增加了焊接机器人模块化培训,模具制造专业增加了三座标测量技术的实训课程等。

3.2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在公共基础课方面,我们严格按照人社部教学计划要求,开足开全公共基础课。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增加日常生活、购物、食物与营养、住房等4个模块的口语教学。现代服务系根据课程需要和企业需要,分别合理的整合了教材内容,形成板块化模式,把所学总知识拆解并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设计。如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声乐》课程,根据学生未来岗位能力需求,将学科整学期的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形成了爱自己”“爱父母”“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爱动物”“爱自然七大板块,并根据板块内容设置真实的工作任务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解决真实工作任务中获得知识。汽车工车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每学年修订一次,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行业技术标准等内容融入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证书的考核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毕业前取得相关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就业竞争力。

 二是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院教学工作的根本,是学院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今年,我们通过培训、参赛、企业实践、聘请企业专家等方面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今年,学院共组织校本培训110人次,同时通过将教师培训总结上传至学院教务系统中及召开成果分享会等形式,积极做好师资培训成果的分享、推广工作。通过培训,开阔了视野,更新了教学理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组建多支教师团队参加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其中幼儿教育专业团队教师获得国家级三等奖的好成绩,比赛以赛促教,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利用假期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脚踏实地地深入生产一线,把传统的学科专家讲学变为和企业行家的工作交流,传统的就书论事转为真实训练,通过企业实践提高了学院教师的专业技术知识,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聘请瓦轴集团大国工匠-李书乾、日本新精密铸造株式会社佐藤专务为学院客座教授,定期来学院为学生进行了专业讲座。通过请企业专家进校园授课促进了校企合作,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对接,让学生们了解了行业的知识。

三是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模具制造专业和大连锦祥照明的双元制教学,焊接专业与大连冰山集团的订单式培养。机电一体化技术根据企业所需要的人才适合地区发展的特点,在装配钳工专业基础上建立60%机、40%电的模式并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数控加工技术专业进一步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的原则。加强校企合作的建设工作,探索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产教无缝对接。汽车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强化了素质教育,通过素质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了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电子信息工程系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工学交替为主线,以职业能力为方向,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大连锦翔照明有限公司、广东欢喜机器人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与岗位工作能力培养交替进行,实现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

四是信息化教学。作为教学方式的改革,学院鼓励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微课、翻转课堂等形式进行授课。部分实训基地配套数字化教学环境,实训场地配备多媒体设备,学生日常测验实现无纸化,通过手机APP即可完成。多次组织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相关培训,探索信息化教学在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五是实训基地。学院实训场所先进完善,实验实训设备齐全优越,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每个专业均建有实训中心,有效满足学生技能学习需求。今年,学院现代机械加工系建造以机器人加工为特征的智能制造岛项目,该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对学院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模具制造专业和机电一体化专业正在进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在该项目中,模具制造专业重点建设塑料模具工程竞赛训练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重点建设工业机械装调竞赛培训基地。

六是教学资源建设。学院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工作,专业课程教学资源不断丰富。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六大核心模块课程,教师上课有教学录像、课件;学生学习有任务工单、技术资料等。在此基础上建设了5门省级精品课程、和500GB的教学资源库。

七是教材选用。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学院十分重视教材征订工作,严格执行上级教材管理要求,按照人社部教材和省版教材优先的在上级制定书店征订教材,保证了每一个在校生的每一门课都使用正版教材。在教材选定上实行二级审核制,除公共基础课使用指定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出版社教材外,在专业课教材选择时,教务部提前联系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为老师申请教材目录和样书,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由专业教师选择近3-5年内教材,系部进行初审,教务部实行复核,努力保证教材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学院鼓励专业教师编制校本教材。2019年,我学院编辑出版了职业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自动变速器构造与检修》、《汽车电器构造与维修》(第2版),模具制造专业编写了《三座标测量技术》、《模具慢走丝加工案例》;焊接专业编写了《焊接机器人模块化培训工作页》。现正在编写《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教材。

八是国际交流合作。在全球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大力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不断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继续与奥地利锦祥照明系统(大连)有限公司开展合作,设立锦祥订单班,开展企业、学校双元制教育培养体系。

3.3教师培养培训

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教师职业能力逐步提升。2019年共有110人次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其中参加市级以上培训24人次。积极开展校级培训,,邀请了大连市教育学院的宋丽娜、王仑教研员针对教师职业能力比赛进行了系统的讲座,讲座从选题入手,逐层递进的剖析了参加类似比赛选手应该做的准备,提高了教师的参赛能力。学院鼓励教师参加高技能人才能力提升,2019年度派出6人参加人社局高技能人才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派出6人参加大连市教育学院国家级培训;选派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以促进信息化教学大赛作品设计理念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为了将教师培训成果进行转化,学院还制定了教师培训政策,教师参加培训后需上交总结,并且在系内或院内召开相关成果转化会议,将培训内容分享给相关教师,应用在教学过程中。

   学院持续深化落实《大连市技师学院任课教师师德师风师能专项评价办法》,以工作态度、课堂教学、学生评教等考核项目为抓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教师签订《大连市技师学院信用承诺除》,师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3.4规范管理

在教学管理方面。学院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优化工作流程,组建由教学院长、教务部、督导部组成的院级督导小组,定期开展教学巡查、抽查活动,及时将检查结果通报各系。各系严格落实《大连市技师学院任课教师师德师风师能专项评价办法》,加强课堂检查力度,课堂教学试试效果得到较大改善。

在财务管理方面,学校严格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政府会计制度》执行,加强内部控制。预算编制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市财政局相关要求,将单位所有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全面、准确地反映单位各项收支情况。学校各项收入按规定的范围与标准合理组织,无擅自扩大或缩小收费范围,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的情况。对应上缴的收入按规定上缴,不拖欠,挪用以及截留,坐支等情况。学校各项支出按预算的范围、内容与要求进行支付,无乱支乱用;各项支出精打细算,讲求办学效益,严格执行费用开支标准。按规定应进行政府采购而未履行采购程序的项目,不得支付。学校财产物资的购进、验收登记手续齐全,无管理不善、使用不当、损失浪费与被盗的情况;教育教学设备的保管妥善,利用律高;学校财产物资账实相符、帐物相符,不存在有帐无物、有物无帐等问题。

在后勤管理方面。学院后勤坚持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原则,全面优化后勤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认真学习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自身修养,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准。认真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为教育教学创造优良条件,在搞好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安全管理方面。学院成立了由院长担任组长的安全工作委员会,安全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保卫部,承担委员会日常工作。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设十三个安全组,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2人,教师兼职消防安全员21人,学生消防安全员每班1人。安委会各负责人按各自的工作分工承担各自工作领域的安全排查、防范工作。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职责。

安委会每年制定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计划,利用开学第一课、每周三教育课、主题班会、法制安全和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宣传月活动、应急救援疏散演练、微信公众平台、国旗下演讲、张贴警示标语、学生心理评价答卷、心理咨询、心理学课程、宣传橱窗等方式,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传染病、防交通事故、防溺水、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火、防盗、防震、远离毒品和法制、心理健康、网络安全教育、假期安全常识、消防安全知识、应急救援知识等。通过教育活动强化了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学院食堂各项规章制度健全,有食堂卫生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监督落实。严格执行原料准入制度,采购索证制度等管理规定,加强对供货商的管理和教育,把好原料采购关。入库物资由仓管人员验收并作好记录。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坚持巡查制度,检查餐用具消毒,食品留样等内容,有效地防止了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学院联手管片派出所民警和综合执法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的综合治理工作,严禁校门口摆摊、堆杂物,严禁小商小贩向学生出售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及有危险的物品,严禁在校园周围有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的活动。

严格学生考核制度,做好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对未按时到校的学生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消除一切因教师工作疏漏而造成的学生安全隐患及事故。学生因生病等原因离校必须通知家长接送,并由班主任签订请假条交门卫后方可离校,请假超过一天以上必须由学生部签字同意,班主任做好学生离校期间的跟进和返校后的销假工作。学生出校必须持有班主任开具的个人请假假条,返校必须出示学生证。教师上课前必须填写好班级日志,发现问题及时与班主任联系,杜绝学生无故旷课、迟到、早退现象的发生。为有效防止校园踩踏事故发生,学校采取实习课和理论课分开进行的方式,有效避免了自习课、间操、用餐等重要时间段内人员集中的隐患。

严禁学生将管制刀具、管制器具、违禁品带进校园,学院保卫部、学生部联手不定期对宿舍进行检查,发现管制刀具零容忍

学院门卫管理制度、出入门岗管理办法、电子巡更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健全,外来人员、车辆进入校园必须核实身份,确认接待部门及接待人员,如实登记后携带出入门凭条方可进入校园,离开时将接待人员签字后的出入门凭条交会后离开。学生出校出示假条,进交出示学生证,有效杜绝校外人员、车辆进入校园。保安人员24小时内校园重点部位17处巡更打点六次,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保卫部每天校园内重点部位59处巡更打点一次,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宿舍管理教师24小时内分管宿舍区域内12处巡更打点四次,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为认真落实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精神,杜绝校园欺凌事件,学校成立了预防校园欺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了职责。聘请律师为全体班主任进行法制宣传讲座,在全校师生中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的氛围。同时,通过班主任、学生会、值周队、宿舍管理教师和保卫部,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有效排查,了解在校学生是否受到欺凌,公示举报负责人电话,杜绝校园欺凌的发生。

加强警校联动,设立校园警务室,管片民警定期进校巡查。近期管片派出所巡逻车在每周二、五、日晚间7点半至9点期间,进入校园巡视,让所有学生晚上都能看见警灯、警车,全面提高了校园内的安全等级,受到了全院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学院以深化教研、教改和科研为动力,推动校内常态化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面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和专业素质,加强课题指导和全程管理,教师科研积极性普遍提高,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学院本年度申报立项国家级课题1个。学院建立了管理队伍建设制度,业绩考核与评价制度,各项工作监控措施得力,调动了学院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学院通过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国内外派出培训等形式,培养了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

3.5德育工作

学院的德育课程设置按照人社部下发的德育课程标准执行,按照德育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选定教材。认真执行教学计划。德育老师每个月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德育组的教研活动。20189月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内容。禁毒知识的普及融入课堂教学中。20193月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重要讲话》,学院领导、系主任及全体德育老师共同参加座谈会。20199月,将爱国主义教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进课堂。培养学生爱国之情,技能报国之志。

以提升素质为首要目的。校园文化的功能,不是直接可以触摸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因此学院领导明确指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把提升全体师生素质作为重中之重抓好抓实,促进全体师生、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不断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不完全来自课堂和课堂之外的活动,也包括必要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是提升素质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在院团委的领导下,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活动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诸如篮球、足球、拔河、跳绳等竞技比赛对学生的体能、增强体质的好处自不待言,其中对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与方式。

积极营造氛围。通过各种各样的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入学军训、开学与毕业典礼、各种学术报告和优秀校友报告会等等。营造一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全体学生都能置身于这种文化环境中去,受到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长期以往就会使之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进取精神,有良好气质、天天向上的好人。

学院将雷锋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在校内成立义工队,参加校外除草,清理垃圾,探望老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德育品质和综合素质。在雷锋精神的指引下,学校师生呈现出很多学雷锋典型。学校根据学生发展特点,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封闭式管理模式,增加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新学期素质培养目标,如组织校园之声广播社团,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文明上网等,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实效。

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使德育工作有了抓手,有了着力点,使德育工作系统化、精细化,更重要的是使德育工作兴趣化,学生爱学,老师爱教,教学相长。19年,学院共报送16个作品,共获得5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学院共有 10个社团,较为突出的是足球社团,在2019年大连市中小学市长杯足球锦标赛暨大旅杯中等职业学校足球比赛中,获得男子组第五名。跳绳社团在2019“轻校杯大连市中等职业学校第七届跳绳、踢毽子比赛荣获长绳团体第二名、双摇团体第四名、毽球团体第六名。

学院学生会建设,6个部门共计86人。纪律严谨,在团委学生部的指导下,积极工作,为学院的文体活动、学院学生纪律等方面保驾护航。每学期积极组织文体活动,例如跳绳比赛、足球比赛、篮球比赛、演讲比赛、拔河比赛、以及迎新晚会等。

3.6党建工作

学院党总支以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重点,抓好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引领教育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院党总支严格按照上级党组织下发的通知要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总支和各党支部按照三会一课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学习内容,定期开展专题学习、上专题党课。领导班子通过学习教育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普通党员通过学习教育,信仰更加坚定,工作更加积极,能够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主动参加志愿服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院自今年9月起开展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院领导班子开展专题研讨6次,对不忘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进行深入交流;领导班子赴企业、其他院校调研9次,对行业发展进行深入调研,与其他学校交流中职院校发展等问题,形成专题调研报告5篇并召开了调研成果交流会;领导班子先后召开2次会议检视问题,对照四个找一找、党章党规(18是否)检视自身思想认识、工作作风、联系群众等方面的不足,形成个人问题清单。学院党总支书记为全院教职工讲了1次专题党课,邀请金普新区党校专家讲了1次党课。学院党总支在主题教育期间下发调查问卷,征求全院教职工对学院主题教育开展情况、学院班子建设情况、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共收集32条建议,经梳理汇总形成24条具体问题,目前已解决11条,还有13条正在通过完善制度机制解决。学院党总支以创建文明校园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载体,结合学院办学特点,开展了5项主题活动。学院各党支部按照要求组织专题学习研讨,党支部书记和普通党员上党课,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干部进社区、亮身份,到社区报到,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建宣传工作。学院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工作、党建团建工作的宣传。学院教学楼大厅设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24大字;学院操场外围护栏设有5幅一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展板;学院教学、综合实训、新宿舍楼前宣传栏分别张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所有班级教室张贴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共计63幅。学院四栋宿舍楼西侧外墙及宿舍门口张贴有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展板共计7幅;学院主楼东侧电梯旁楼梯23楼缓步台墙面挂有文明校园宣传语。学院教学楼大厅、综合实训楼门前宣传栏设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共2处;每个班级教室均张贴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守则》内容共63处。学院的网站专门设有党建园地栏目,及时发布学院党建工作动态、各主题教育活动的进展情况、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情况;团委通过校园微信公众号发布团建活动、校园文体活动开展情况。

党员发展工作。学院按照发展党员有关要求,严格做好入党政治审查、党的知识培训、政治素质考察等工作,确保发展的党员同志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全年共发展党员2人,预备党员按期转正2人,确定的积极分子5人。

做好党支部换届工作。今年学院各党支部委员会任届期满,学院党总支于12月开展党支部换届改选工作,党支部由原来的6个改为4个,各党支部按照换届选举流程选出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党费收缴工作。学院党员按月上交党费,由党总支办公室收齐后上交上级党组织。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院将校企合作作为学校的发展战略,建立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与75家名优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深入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中,与锦祥照明系统大连有限公司开展以双元制人才培养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企业配合学校教育并提供场地和机会,主要在模具(注塑)专业和电气专业为学生提供先进教育。学生交替在学校和企业学习和实习,实习过程会得到经济补贴,另外,企业还会为学生支付通勤费、工作餐和租房补贴等。目前,一期班19名学生已经毕业并与企业正式签订合同,二期班16人正在实习,三期班将于2020年按计划开设。今年,学院与冰山集团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冰山集团下设40多家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校企双方人才培养实现双赢。

4.2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注重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实训实习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学生实习工作中,学院根据上级要求,选择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严格执行五部委下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制定详细的学生实习计划,学校与企业和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并选派优秀指导老师跟踪指导。学生实习率达到100%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多部关于企业职工、高校在校生、失业下岗职工人员等政府补贴技能提升的相关政策法规。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此事,责令学院培训部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同时考虑学院实际情况下开展相关培训工作。目前培训专业主要有,电工、车工、焊工、铣工、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工等多个二产类专业。同时也有如茶艺、保健按摩、摄影、精密仪器仪表维修等三产服务类专业,基本涵盖了社会短期培训的大部分专业。

   学院与大连三菱电器机械有限公司签订了关于24人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的协议,并于同年12月圆满顺利的完成了此次培训项目。培训后调查得知,参加培训的24名学员均表示在此次培训中有很大的收获。并在日本举办的企业全系统内技能比赛中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随后,企业相关部门主动与学院联系达成了未来一年内三个专业的培训计划。为大连大学机械学院1040名在校生提供金工实习的理论教学和实习指导工作。

    学院针对社会热门专业开展了三个面向社会人员的技能培训班,分别为汽车维修工技师培训班,汽车维修工高级培训班,电工初中高级培训班,共计培训81人。三个班级的通过率均保持在75%以上,在同类培训班级中遥遥领先。服务单位满意度为100%

    5.2社会服务

学院积极承担各类职业培训,是政府普惠制培训定点机构,也是市民政局退役士兵、军转干部定点培训机构。培训退役士兵24人,其中电工16人,汽车维修工8人。培训军转干部8名,其中电工7人,数控车工1人。

学院承办第十一届大连市职业技能竞赛、大连市首届工匠杯职工技能竞赛项目等多项竞赛服务工作,为13个城市代表队提供了一次满意的大赛服务过程,受到一致好评。

5.3对口支援

    学院积极相应政府号召,针对我市对口扶贫六盘水地区先后开展了多次扶贫招生,学院选派了多名教师与市局扶贫就业小组一道前往大连对口帮贫地区六盘水开展招生扶贫工作。对于帮贫地区的学生,免除了学费、住宿费及杂费。在当地地区也受到了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并有多个家长来电咨询学生上学以及未来就业等问题。学院为10名特困学生开展了为期10天的免费技能提升培训,旨在丰富学生的就业技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助力他们更快的能在未来岗位竞争中有一席之地,从而尽早的摆脱贫困。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学院的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均纳入财政预算内管理,其他专项业务类(运转类)经费仍执行预算外管理,其经费来源是每年收取的住宿费及联合办学学费。根据《关于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的通知》,学院实行免学费教育,免学费补助资金由市财政局拨付,用于弥补业务类(运转类)经费不足部分。学院的政策性资金主要是专项款,专款专用,财务监督人员全程跟踪监管。

6.2政策措施

学院开展二级管理体制改革。各系结合专业特点,承担专业教学实施、学生管理、招生、就业和校企合作等工作,管理部门负责计划制定和成果评测。二是学院创新内部治理结构,形成专家治校、群众治校的管理模式。行政领导把关定向,具体业务工作由各专业管理委员会提设想、抓落实。原内设机构将逐步转变成为各业务管理委员会办事机构。学院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经费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招生就业管理委员会、教学管理委员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等,制定了完整的、科学的、精细的相关制度,包括《管理制度》《工作细则》方面形成专家牵头、全员参与的新型内部治理结构。

7.特色创新

企业实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数控加工专业为例

大连市技师学院企业实景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根据人社部发【200986号文件精神,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为了综合专业课程,对接生产任务,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引进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引进企业第三方评价,推动专业建设的进程;最终实现实训教学的企业化模式,实现岗位再现式教学。

(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将学生的实训形式及内容进行调整,真正实现与工作岗位对接:设备布置,设备管理,均按照工厂作业标准执行。任课教师模拟工厂的总工程师、车间主任、现场工程师等角色。每个班级学生设班长一名,按好、中、差分组,每组68人,设组长一名,各负其责,与工厂的班组管理一致。每个班级设安全员一名,负责全班的文明实训安全实训,模拟工厂的文明生产、安全管理。下达任务书及图纸,与工厂作业保持一致。根据任课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每个小组进行任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各小组分别查询相关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每个小组公布分析结论,师生共同评价结果,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意识。教师根据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讲,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小组成员间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同时,进行配套的工作页式的专业课程建设、一体化校本教材建设与一体化考核评价体系的建设。考核评价体系中的考试内容以批量生产工件为主,以成品、废品作为赋分依据,与企业的产品质量标准接轨。

      (二)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创新学生技能培养模式。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与引领作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创新学生技能培养模式,以创新工件展大赛为载体抓手,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与引领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学院主要采取的措施一是以大赛为载体,以校企联袂、师生联合、学做连贯为方针,由学院组织,企业参与的形式开展。赛场的设计融入企业文化元素,赛程的设置遵循真实的生产场景。大赛每年举办一期,三月初启动,六月底结束,时间跨度为一个学期。学生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参赛,参赛作品的创意、设计、加工制作均须独立完成。参赛作品经过大赛领导小组评选,获奖学生获得相应物质奖励。二是建立制度,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动力,实现人人参与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学院建立相应制度,在校内广泛宣传,让广大学生了解大赛,认识大赛,鼓励学生踊跃参加大赛,锻炼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同时,鼓励获奖学生参加市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对于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的学生,除了大赛相应奖励外,学院还将获奖学生纳入到学院优秀人才库,优先推荐到优秀企业工作,甚至留校任教。

    同时积极探索优秀学长制,打造一支优秀教学团队。首先,积极探索优秀学长制在市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学生,学院推荐为该专业的优秀学长。在专业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安排到各班级中担任小师傅,协助指导教师指导其他学生实习实训,进一步锻炼与提升优秀学长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在省级及以上获得一等奖的学生,学院直接破格聘任为实习指导教师,留校任教。其次,建立机制,推动教师队伍能力提升。大赛对专业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学院派教师下企业,深入与企业的技术人员交流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学院鼓励教师代领学生参加市、国家甚至国际比赛,学生获奖,教师将获得学院颁发的荣誉及一定物质奖励,教师获奖情况纳入到学院教师考核体系之中。

    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学院与企业的结合更加紧密,交流进一步增多,了解更加深入,共同研究探讨大赛对于教学的启示,共同推动教学模式改革,逐渐摸索建立一套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基于工作过程化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贴合企业应用实际,培养企业真正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开展以来,学院在各类各级技能竞赛中成绩突出,技能竞赛成果丰硕。学生技能竞赛获奖情况如表所示。

学生技能竞赛情况一览表

序号

技能大赛

级别

获奖学生人数(人)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

合计

1

国际级

1

0

0

0

1

2

国家级

1

0

0

1

2

3

省级

3

0

3

3

9

4

市级

12

12

16

12

52

    创建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德育模式

    学院构建了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支队伍一二三校园文化建设格局。一个中心是指建设心理咨询中心;两个体系是以学生为主体,分管校长负责、学生部门实施、教学部门紧密配合、团委和学生会积极参与的促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多层次全方位的德育体系和通过软性管理学生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凝聚力,提高学生责任感,规范学生行为习惯的学生自我管理体系;三支队伍分别是专职心理教师德育教师队伍、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队伍、学生自我管理值周生队伍。

学院建立了大连市技师学院心理咨询中心,该中心拥有近500平场地,全部使用上海惠诚专业心理设备,分为咨询室、放松室、发泄室、沙盘室、团体活动室等多个分区,引进专业软件对全校学生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招聘专职心理教师对学生心理状态评估报告进行分析,将分析结果转交至对应的专职心理教师德育教师和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手中,两者共同对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干预,同时由班主任与家长取得联系,家校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关注。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与情况科学的推荐学生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社团与活动。借以此工作程序学院可基本掌握学生的心理情况,可及时进行干预,对潜在问题进行预防与干预,不断提高学生抗压能力。

为保证心理咨询中心的正常运转,学院招聘专职心理教师一名,从校外心理咨询机构特聘5名有充分经验的心理教师作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辅导员,同时选派一批有爱心,有热心,有意愿,有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定期组织心理教师研讨学习,保证心理教师队伍的热情高涨,业务精湛。

学生工作部牵头组建了学生会、值周队、学生社团等全部由学生参与的组织机构。学院先后下发了《大连市技师学院学生会换届改选办法》、《大连市技师学院学生值周队管理办法》、《大连市技师学院社团管理办法》等校级制度,组织学生参与编写了各学生组织的运行、工作章程及各项条例,保证了学生自我管理各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大连市技师学院学生会换届改选的办法》,每年组织一次学生会换届改选工作。学生通过自我推荐、班主任测评、笔试、面试等环节,公开、公正地选拔了一批学生优秀代表承担学生会各项工作。

为保证值周队正常运转,学院安排多名专职教师负责学生会值周队的教育、管理、工作指导,通过聘请专业人员为学生会干部进行讲座,组织值周对成员参加团队拓展训练,让值周队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在娱乐中提高,为学生自我管理、服务模式的主体实施者的成长提供了轻松的环境,保证值周队学生得到尽可能真实的管理体验,从而提高应急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两年来先后为值周学生进行专题讲座23次,4次野外团体拓展体验活动。

近五年来学生心理、思想双健康的好处日益显现,学院普遍的学生变得更加成熟、懂事,处理问题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在努力提高学生心理、思想双健康的同时学院加大了学生管理、处分力度,但受到处分的学生数量在不断减少,所犯错误的严重程度也在逐步降低。学生不再沉迷在虚拟的网络和寝室中无意义休息当中,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学生社团覆盖率达到全员学生总数的70%。学生变得更有责任感,对学院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环保意识、卫生意识都有大幅提升。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的锻炼,近两届毕业生毕业后在企业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也变得更强,心理更加强大与成熟。取得最大的成果是相对于以往的学生管理模式由告诉学生干什么,不要干什么转变为学生自己理解、认识该干什么,干什么更好

近两年学院被评为全国德育教育先进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大连市先进团委,更多的学生在全国各种兴趣项目比赛中获奖。学院毕业生素质、层次不断提高,深受用工企业欢迎,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而学生的就业稳定率相比从前更是大幅提升。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学校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惑。一是从重点突破到整体提升的优化完善仍需加快。二是从对接产业到推动产业发展的任务过程仍然艰巨。下一步,学校将不断推进质量建设,在整体完善与渗透中找到新方法,巩固建设成果,不断提高深化。在提升专业影响力与助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