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专业名称及编码
二、入学要求
三、修业年限
四、职业面向3
五、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3
六、职业岗位分析与职业资格证书5
(一)职业岗位分析5
(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5
七、教学分析与课程体系5
(一)教学分析 5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5
八、“校企深度融合,产教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5
(一)“四个对接”5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8
(一)公共基础课 8
(二)专业(技能)课程 11
(三)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要求 51
十、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71
十一、教学实施12
(一)教学要求12
(二)教学管理22
十二、培养方案实施保障22
(一)教学团队保障21
(二)实践教学条件保障26
(三)机制制度保障28
十二、毕业要求 31


 
一、专业名称及编码
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
专业编码:051400
对应职业(工种):加工中心操作工(6—04—01—08)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三、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其中在校学习三年,学生跟岗实习期半年,顶岗实习期半年。
四、职业面向
序号
专业大类及代码
对应的行业
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
可考取的职业技能证书
颁证
机关
专业技
能方向
1
加工制造
类(05)
通用设备制造业
(34)
加工中心操作工(6—04—01—08)
加工中心操作工
加工中心操作工
人社部门技能鉴定机构
加工中心加工
 
五、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制造类相关企业,培养具有较高综合职业能力、从事加工中心操作及编程的高级技能人才,具有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文化素质,能够熟练操作加工中心、计算机绘图及技术档案管理、加工质量检测与管理、数控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CAD/CAM软件的应用、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等技能,达到加工中心中级工技能水平,从事加工中心加工及相关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岗位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方面
(1)具备加工工艺分析、程序编写等基本知识;
(2)掌握CAD/CAM三维造型的操作;
(3)掌握零件仿真加工操作;
(4)掌握加工中心刀具的选择和使用;
(5)理解坐标系的定义、基本指令的应用,加工中心编程与调试方法。
(6)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严格执行机械设备操作规定,遵守各项工艺规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
(7)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
2.能力方面
(1)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并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能读懂加工中心主轴系统、进给系统的机构装配图。
(2)能编制箱体类零件的加工中心加工工艺文件。
(3)能选择和使用专用夹具装夹异形零件,并分析计算定位误差;能设计与自制装夹辅具(如轴套、定位件等)。
(4)能选用专用工具,并根据难加工材料的特点选择刀具的材料、结构和几何参数。
(5)能编制较复杂的二维轮廓加工程序,运用固定循环、子程序进行零件的加工程序编制,运用变量编程。
(6)能利用CAD/CAM软件进行中等复杂程度的实体造型,生成平面轮廓、平面区域、三维曲面、曲面轮廓、曲面区域、曲线的刀具轨迹并通过后置处理生成加工程序。
(7)能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并铣削加工含有平面、垂直面、斜面、阶梯面、模具型腔、相贯孔、刚性攻螺纹、螺旋槽、柱面凸轮的零件(加工要求:尺寸公差等级为IT7,形位公差等级为IT8,表面粗糙度为Ra3.2μm)。
(8)能对复杂、异形零件进行精度检验,并根据测量结果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能通过修正刀具补偿值和修正程序来减小加工误差。
(9)能判断加工中心的一般机械故障,并完成加工中心的定期维护保养
(10)能进行机床几何精度和机床切削精度的检验。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
(11)熟悉企业生产流程,严格执行机械设备操作规定,遵守各项工艺规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
(12)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
(13)能指导他人进行工作或协助培训一般操作人员。
3.素养方面
(1)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素养,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2)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
(3)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六、职业岗位分析与职业资格证书
(一)职业岗位分析                   
序号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
1
普通铣床操作
加工中心操作工(四级)
 
2
加工中心操作
3
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4
机械产品检测
5
机械工程图绘制
6
数控设备销售与技术服务
(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方向确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必须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授予毕业证书。
七、教学分析与课程体系
(一)教学分析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企业的调研,进一步梳理了数控加工专业的职业范围,完成岗位能力分析,制定典型工作任务的知识、能力、素养要求。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所谓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指以数控专业的相应的职业行动领域为依据,以其职业任务设置与职业行动过程为取向,以职业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构建的数控专业系统化课程(学习领域)。通过分析与数控专业相关的职业行动领域及职业任务构建数控专业学习内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教育的独特理念,也是职业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关键,符合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
八、“校企深度融合,产教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
数控技术应用立足于校企融合,以“四个对接”贯穿教学过程,实现真正的产教无缝链接。
(一)“四个对接”
1.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中的工作要求,按中级完全基于对工作过程的分析,工作过程的执行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工作要求(基本要求、知识要求、技能要求)一致,在此基础上,对典型工作任务的设计,除完成基本能力训练外,均采用与我院合作的企业的产品生产订单作为工作任务,即企业实景化教学之——工作任务订单化。
2.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已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主要在实训车间进行,除工作任务为企业生产订单外,实训车间的考勤制度、安全机制、检验机制、材料领用、设备维护、物料摆放等均以企业标准设置,即企业实景化教学之——工作过程制度化。
3.学习小组与班组对接
教学班级按照优秀、良好、一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动态确定组长人选,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学和生产实训任务,与企业的班组管理对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指导组长对班组进行管理,导入“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管理活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创造并保持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与奖惩机制,预演学生就业后的企业生活,即企业实景化教学之——角色定位企业化。
4.教学评价与企业质量标准对接
参照企业的ISO9000认证标准,将企业质量标准原则应用于教学评价,将过程考核作为评价重点,兼顾其它原则,由系、教师、班组与学生自己分别进行系统化的质量评价,学生的成绩不再体现为一个简单的分数,而是综合了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的学习状态、应变能力、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和情感态度多方面的内容。实训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行过程化考核,每完成一个任务,即对学生进行测验,所有任务测验成绩的平均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60%,彻底颠覆了期末成绩一卷定输赢的评价方式,其中,在对工作任务中的试件考评中实行企业对关键尺寸的一票否决制,达到真正贴合企业质量管理制度的目标,即企业实景化教学之——质量评价标准化。业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国家职业标准,我校将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中级工能力。
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政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1
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职业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人文素养和职业通用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了解职业素养常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了解职业岗位领域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常识,具备相应的从业素质。在发展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优势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的需求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现状,开发了此门课程。此门课程能够为其它专业课程,培养专业素养提供有力支撑,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持久的职业热情,该课程能够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职业人”,弥补学生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培养的缺失和不完善,最大限度的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提高职业教育学生“零距离”就业能力,真正实现中职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
34
2
心理健康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培养责任感、义务感和创新精神,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开设,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悦纳自我和直面人生挫折与困难的方法、生活中面临的困扰和心理行为问题以及职业与生活、成长和学习的关系;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培养并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勇敢、坚强等良好心理品质、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学会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方法,能积极地适应社会生活,能够正确对待压力、焦虑以及职业倦怠,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为学生的求职就业与创业奠定心理基础。
34
3
职业道德与法律
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公民。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34
4
经济政治与社会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开设,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34
5
哲学与人生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4
6
体育与健康
通过开设大球类、田径、体育保健及卫生、紧急救护、以及一些适应学校环境的户外健身体育运动项目,促进学生身体更加健康,身体机能的增强。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拼博精神、懂得健康保健知识,为增强专业核心素养和专业就业能力服务。
学生能够掌握一到二项体育运动技能,掌握一定的体育卫生保健常识,学会紧急救护知识;在校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运动技能进行身体锻炼,参与各类活动,可以运用所学进行终身体育锻炼,并有带动帮助他人进行锻炼的能力; 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注重培养自己的团队配合意识,拼博精神。
204
7
语文
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伤口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基础模块(上下册。掌握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日常生活和职业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阅读优秀作品,体会丰富内涵,增强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发展个性特长,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在语文核心素养方面获得持续发展。
170
 
8
 
数学
进一步学习并掌握生活和职业岗位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业创业能力。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基础模块(上下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上下两册是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数学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70
 
 
9
 
 
英语
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基础模块第一、二册。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比较与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了解并尊重国际间文化差异,能够以包容、理解的态度与不同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沟通,最终形成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 为其职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70
10
信息技术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体验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掌握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操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复制、移动、删除等一系列操作。
掌握 word 和 excel 各项功能,菜单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的使用。了解 PowerPoint 的各项功能,演示文稿的制作、超链接技术和放映。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网络的基础知识,学会收发电子邮件等基本操作。
68
11
公共艺术
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兴趣;使学生掌握欣赏音乐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与原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欣赏中外音乐作品,分析与比较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音乐作品的艺术风格, 感受与欣赏音乐之美,认识音乐与文化的多元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开展音乐活动, 培育创新精神能关注并参与中外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活动,了解中外丰富的文化遗产,理解音乐与文化的关系,尊重和欣赏多元音乐文化,感悟音乐所蕴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
68
 
 
 
 
 
 
 
 
 
 
 
 
 
 
 
 
 
 
(二)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1
机械制图
培养学生国标意识,学习机械制图相关规定和画法,提高识图、绘图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掌握制图基本知识,国家标准关于制图的一般规定,常用几何图形画法,掌握投影法及投影规律,掌握基本几何体的画法,掌握组合体的画法及应用,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绘制格式及应用,掌握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等表达特点,了解零件图及装配图的组成及绘制方法,能够绘制中等难度零件图,识读一般难度装配图。
136
2
CAD
培养学生利用 CAD 绘图、建模等流程,完成零件图绘制以及三维实体造型工作。
能够设置机械零件样板图,掌握绘图基础命令,掌握平面绘图命令及其应用, 掌握图形编辑命令及其应用,掌握文字和尺寸标注命令及其应用,掌握零件图绘制方法,能够独立完成轴类零件、轮盘类零件的零件图绘制,掌握三维实体建模命令,能够完成中等难度三维实体造型与编辑。
68
3
液压与气动技术
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初步具备机电理实一体化产品开发设计及技术改造的能力,具备简单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的能力。
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液压与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熟悉液压与气动技术系统的组成以及在设备和生产线上的应用。通过项目训练, 学生能正确选用和使用液压与气动元件, 并熟练地绘制出液压与气动回路图。掌握液压及气动系统的基本操作规程,能对液压与气动系统进行基本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对基本系统进行简单的故障分析与排除。
68
4
电工技术基础
培养学生能运用电路基本理论、定理定律以及电工技能,分析计算电路,安装测量电路,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电工实训室操作规程及安全电压的规定,树立安全用电与规范操作的职业意识;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掌握简单电路的分析方法;能识别与检测电阻、电感和电容等元件;会使用常用电工工具与仪表;能装配、调试简单电路。
34
5
机械基础
培养学生能运用机械产品的受力分析、机构分析以及传动分析技能,完成机构维护和调试,解决实际问题。
掌握机器的结构与组成,熟悉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和强度计算方法。了解一般机构的组成和特点,能够绘制机构简图,能说出典型机构的特点。掌握机械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连接的使用特点和应用,掌握润滑、密封装置的使用和维护。
170
6
车工
培养车工职业素养,车工基本操作,达到车工技能鉴定要求。
了解车床结构,车床传动系统,熟练掌握普通车床基本操作,能读识零件加工工艺文件,能编制加工工艺规程,能选用刀具和刃磨刀具,能选用合适的夹具,会选用合适的切削用量,能操作车床对典型零件进行加工,能使用量具检测零件。
102
7
可编程控制器
培养正确安装可编程控制器, 正确完成硬件接线具备借助产品说明书和相关技术手册,查阅有关数据、电气产品功能和使用方法的能力具备在生产现场进行简单程序设计、运行、调试和维护 PLC 电气系统的能力。
掌握 PLC 的外部输入/输出装置、PLC 的工作原理、存贮器的作用、编程器及使用、PLC 的基本指令,PLC 的典型程序及应用实例介绍,电力电子器件、变频器的基本组成原理、电动机变频调速机械特性,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变频调速系统主要电器选用,变频器的操作、运行、安装、调试、维护及抗干扰措施,变频器在风机、水泵、中央空调、空气压缩机、提升机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102
8
专业英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奠定语言基础和专业基础。
使学生掌握机电专业领域的一些常用词汇、词组和特殊句型结构;使学生了解专业英语的特点及语法结构特点;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并能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使学生掌握专业英语的翻译技巧, 能基本学会涉及专业业务的结构简单的日常语言的翻译。
102
9
机械制造技术
培养运用工序知识、装夹原理、工艺分析知识解决工艺、加工、质检中存在问题的能力,为机械加工提供合理的工艺文件。
熟悉工序、工步基本知识,掌握六点定位原理,能够分析零件的装夹方案是否合理,了解常用机床特点,掌握典型零件工艺编制要点,能够说出基准选择与确定原则,了解机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128
10
机械加工检测技术
掌握测量的手段和方法,能正确使用长度、角度、几何、表面粗糙度等检测检测工具
掌握有关测量技术的基础常识,掌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掌握长度尺寸检测、角度检测、儿何公差检测,表面粗糙度检测及螺纹测的方法和技能,会分析一般的测量误差,能正确选用与维护常用量具量仪,能据工程要求胜任一般械产品的检测工作
34
 
 
 
 
 
 
 
2.专业技能方向课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学时
1
普通铣削技术训练
通过典型产品的加工和装调学习产品加工的流程和方法。完成零件的普通铣削编程、仿真、加工、质检。
掌握铣床安全操作规程,能对铣床进行维护工作用合适的量具正确测量工件,能安装通用夹具并校正,制订简单零件的铣削加工顺序,能合理选用切削用量合理选择铣床常用刀具,能加工本工种五级工难度的零件。
180
2
CAD/CAM技术应用
通过典型产品的加工和装调学习产品加工的流程和方法。完成零件的数控编程、仿真、加工、质检。
巩固车工、钳工基本操作,学习数车加工设备的使用方法,完成典型产品的机械加工与质量检测,熟悉产品的工艺制定方法以及生产流程。熟练掌握数控车削加工编程的方法和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能进行中等难度零件的程序编制、输入调试、零件装夹、刀具选择及装夹,能完成中等难度零件加工。
172
3
数控铣床结构与维护
能熟练掌握各种类型的数控铣床;
能明确数控铣床的关键性能指标;
能明确数控机床的核心结构
能维护机床,修正常见机床事故;
能识别各种类型的数控铣床,能根据精度要求进行数控铣床性能测试与验收,能根据数控铣床主传动系统与进给系统结构进行维护工作,能进行数控铣床日常维护,能根据报警信息排除数控铣床一般故障
160
4
零件的加工中心加工
能对加工中心进行基本操作;
能够铣削平面、垂直面、阶梯面;
能对单孔进行钻、扩、铰切削加工;
能够进行内外径、长度、深度、角度测量检验;
能独立阅读生产任务书,根据本任务查阅国家标准等相关资料;
能正确装夹工件和铣刀;
能使用仿真软件对程序进行校验;
能根据刀具材料、加工性质等因素,确定切削三要素。
掌握零件仿真加工操作;
具备加工工艺分析、程序编写等基本知识;掌握“35°外圆车刀”平面、外轮廓、型腔、孔系加工;
掌握CAD/CAM三维造型的操作;
 掌握加工中心刀具的选择;
理解坐标系的定义、基本指令的应用,加工中心编程与调试方法。
180
3.专业选修课
(1)特种加工技术
(2)自动检测技术
(3)市场营销
4.综合实训
(1)认识实习
组织学生到实习企业参观、观摩和体验,通过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在生产现场, 全面、详细地介绍岗位工作需要的职业道德、基础知识、相关技能以及生产实践经验,帮助学生形成对实习单位和相关岗位的初步认识。认识实习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时间不少于1周。
(2)跟岗实习
组织学生到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教学工厂,在企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参与实际辅助工作的活动,目的在于充分了解实习企业和相关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要点和企业文化、职业素养。
(3)顶岗实习
主要是到机加工生产企业中进行生产实习。能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使自己的专项技能熟练程度有明显提高并达到企业的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了解生产的全过程和各阶段的生产工艺要求。
(三)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要求
(1)每学年为 52 周,其中教学时间 40 周(含复习考试),累计假期 12 周,周学时为 28 学时,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按每周 30 小时(1 小时折合 1 学时)安排,总学时数为 3184学时。认识、跟岗实习540学时,社会生产实践(顶岗实习)540学时,4年总学时数为4264学时。
(2)公共基础课中的思政、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课、公共艺术为必修课,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类课程。还可以根据需要,开设关于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人口资源、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课程或专题讲座(活动)。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累计总学时约为一学年。允许根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的必修内容和学时。
(3)专业技能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二,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总学时为 1 个学期。要认真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或分阶段安排实习时间。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
各学期周数、学时分配
1(17周)
2(17周)
3(17周)
4(17周)
5(18周)
6(16周)
7(18周)
8(18周)
公共基础课
职业生涯规划
2
34
2
 
 
 
 
 
 
 
心理健康
2
34
2
 
 
 
 
 
 
 
职业道德与法律
2
34
 
2
 
 
 
 
 
 
经济政治与社会
2
34
 
 
2
 
 
 
 
 
哲学与人生
2
34
 
 
 
2
 
 
 
 
体育
12
204
2
2
2
2
2
2
 
 
英语
10
170
4
4
2
 
 
 
 
 
语文
10
170
4
4
2
 
 
 
 
 
数学
10
170
4
4
2
 
 
 
 
 
信息技术
4
68
 
4
 
 
 
 
 
 
公共艺术
4
    68
4
 
 
 
 
 
 
 
小计
60
1020
 
 
 
 
 
 
 
 
 
 
 
 
 
 
 
 
 
 
 
 
 
 
 
专业核心课
机械制图
8
136
2
2
4
 
 
 
 
 
CAD
4
68
 
4
 
 
 
 
 
 
液压与气动技术
4
68
 
 
 
4
 
 
 
 
电机与电气控制
4
68
 
 
 
4
 
 
 
 
电工技术基础
2
34
2
 
 
 
 
 
 
 
机械基础
10
170
2
2
6
 
 
 
 
 
机械制造技术
8
128
 
 
 
 
 
8
 
 
车工
6
102
 
 
6
 
 
 
 
 
可编程控制器
6
102
 
 
 
6
 
 
 
 
专业英语
6
102
 
 
 
6
 
 
 
 
钳工
8
136
 
 
 
 
4
4
 
 
机械加工检测技术
2
34
 
 
2
 
 
 
 
 
小计
68
1148
 
 
 
 
 
 
 
 
(技能
普通铣削技术训练
11
180
 
 
 
 
20
轮换
 
 
 
CAD/CAM技术应用
10
172
 
 
 
4
2
4
 
 
数控铣床结构与维护
10
160
 
 
 
 
 
10
 
 
零件的加工中心加工
11
180
 
 
 
 
20
轮换
 
 
 
小计
42
692
 
 
 
 
 
 
 
 
认识实习
1
30
 
1周
 
 
 
 
 
 
专业技能课小计
112
1960
 
 
 
 
 
 
 
 
入学教育
1
30
1周
 
 
 
 
 
 
 
军训
1
30
1周
 
 
 
 
 
 
 
毕业教育
2
60
 
 
 
 
 
2周
 
 
生产劳动
3
84
1周
 
1周
1周
 
 
 
 
总计
176
3184
 
 
 
 
 
 
 
 
跟岗实习
30
540
 
 
 
 
 
 
30
 
顶岗实习
30
540
 
 
 
 
 
 
 
30
备注:此表格适用班级人数超过30人,由于加工中心设备数量有限,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将学生分为两组,普通铣削技术训练与零件的加工中心加工两门课程进行9周(周20学时)时间轮换学习
十、教学方法与考核评价
(一)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包括采用任务驱动法、直观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二)考核评价
数控专业核心课程学生质量评价分成理论课和理实一体化课程两部分。
1.理论课的学生质量评价
机械制图、机械工程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采用阶段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2、理实一体化课程的学生质量评价
理实一体化课程学生的质量评价采用过程化考核的方式进行。突出能力考核,多方位考核,尤其重视用企业的质量评价标准应用到教学中来。学生质量评价分为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定性考核分为安全实训和文明实训、考勤、设备保养、实训态度四项,权重占40%。定量考核为多个零件加工,零件上的任何精度不合格即被判废品。质量以学习任务为单元进行工作过程考核。学期结束时,将所有学习任务的定量考核成绩平均后,做为期末定量考核成绩。
表7    理实一体化课程学生质量评价表
专业
 
学期
 
班级
 
姓名
 
组别
 
学号
 
课程
 
考核性质
考核内容
满分
评定成绩
备注
 
 
定性考核
安全实训、文明实训
10
 
 
考勤记录
10
 
 
实训态度
10
 
 
设备保养
10
 
 
定量考核
零件加工
60
 
 
综合成绩
 
教师意见
 
 
 
 
                  
 
 
 
 
 
 
 
 
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表8  安全实训、文明实训考核表
专业
 
学习任务
 
班级
 
姓名
 
组别
 
课程
 
学习任务
 
考核方式
考核评价要点及配分
评价方式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口答、过程检查
按照车间安全防护规定,穿戴劳保用品,执行安全操作规程(20分)
 
 
能正确掌握设备各手柄的基本操作(20分)
 
 
能按车间管理规定,正确放置零件。(20分)
 
 
能按车间规定,整理现场(20分)
 
 
能按车间规定填写交接班记录。(20分)
 
 
合计得分
 
 
 
综合评
价得分
自我评价成绩10%
 
小组评价成绩30%
 
教师评价成绩60%
 
教师意见
 
 
 
 
 
 
 
 
 
 
 
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表9    定量考核表
专业
 
学期
 
班级
 
姓名
 
组别
 
课程
 
学习任务
 
考核方式
考核评价要点及配分
评价方式
自检
专职检
互检
抽检
过程检查
 
 
 
 
 
 
 
 
 
 
 
 
 
 
 
 
 
 
 
 
 
 
 
 
 
 
 
 
 
 
 
 
 
 
 
 
 
 
 
 
合计得分
 
综合评价
 
 
 
 
 
 
教师意见
 
 
 
 
 
 
 
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十一、教学实施
(一)教学要求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符合教育部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莫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专业技能课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实训实习室和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的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起来。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动手训练时间,有意识地强化企业工作规范及安全生产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成本控制和环境保扩意识。充分运用多媒体、三维模型、实物展示、实际操作等手段,直观讲解教学重点要点。为配合教学,还准备了相应的资料,比如加工工艺卡、加工流程表、实训报告等。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灵活性,合理调配教师、实训室和实训场地等教学资源,为课程的实施创造条件;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保证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教学过程管理,即按照教学过程的规律来决定教学工作的顺序,建立相应的方法,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等措施来实现教学目标。
2.教学业务管理,即对学校教学业务工作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
3.教学质量管理,即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4.教学监控管理,将教学监控分为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过程监控,找出反映教学质量的资料和数据,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纠正存在问题的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保证素质教育方针的落实。
十二、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一)教学团队保障
1.概况
本专业教学团队年富力强、专业结构配置合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该团队专业理论教学、专业技术教学、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分布合理。
(1)职称结构。数控技术应用教学团队师资力量雄厚,团队共有33人组成,其中高级讲师1人,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1人,讲师10人。
(2)知识结构。数控加工专业团队教师分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等院校,教学队伍中的教师在本科学习期间分别进行机械制造、机械设计、机电理实一体化等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结构科学合理,符合中等职业院校教学所需的师资条件。
(3)“双师”素质结构。数控加工专业中高级技师、技师21人,高级工5人。
(4)专兼职教师比例。数控加工专业组成人员共33人,其中专职教师20人,兼职教师13人,专兼职教师比例为1.54:1。
为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在学校统一组织下,通过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赴企业锻炼、聘请兼职教师等形式,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法,改革人事制度,建立“教师实践企业”制度、“企业教师聘任”制度等,形成“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有效机制。
2.专业带头人要求
(1)职业道德要求
热爱职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事业心和责任心强,模范履行教师的职责,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工作认真负责,勤恳踏实,刻苦努力,能与同事团结协作。积极参加专业建设,具有较强的改革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以及组织带领专业梯队提升的能力。
(2)个人资历要求
作为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下需要起到指引导向作用,在个人资历上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a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从事职业教育8年以上,具有副高以上教师职称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
b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积极承担教学工作,能熟练系统地讲授两门以上主干课程(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和继续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突出,教学质量评价优秀;
c要求男教师年龄在五十五周岁以下,教师年龄在五十周岁以下,工作优秀、业绩突出可适当放宽年龄
(3)教育管理要求
积极承担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或班主任工作方面有突出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取得显著成绩,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项:
a担任班主任工作满3年,获得校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者,优先考虑
b担任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包括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专业系主任、教研组长等)累计满5年,并取得较好成绩;
c在专业教学中,起到示范性作用,为专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获得“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优先考虑。
(4)教学成果要求
具有系统、坚实的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参与专业建设,能担任本专业主要学科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和技能教学水平高,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本专业教学领域里处于领先地位,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项:
a教师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市级三等奖及以上成绩;
b指导青年教师或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中取得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国家级三等奖或以上的成绩;
c近3年,指导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学生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在80%以上;
d担任过区级及以上技能大赛评委。
(5)教研科研要求
主动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带头参加课题研究,承担本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积极参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实践教学指导书的编撰等工作,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项:
a主持或参与校级以上科研课题(作为主要参与者或主持子课题)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b在市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篇以上;
c独立出版或参与编著教育教学类学术著作或教材、教学参考书(不含复习资料等教辅材料)1部;
d有一个产教研结合的项目用于生产实际,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或有一项技术发明获国家专利;
e组织并参与开发校本教材、工作页。
(6)示范指导要求
积极发挥示范指导作用,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提出关键性建议,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项:
a近3年来,至少开设3次校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学术讲座,或在校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组织的活动中介绍自己的教学改革实验、体会不少于1次,或担任职业资格考试考评员;
b承担对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指导任务,发挥传帮带作用。近3年来指导2名以上青年教师,听每位被指导教师课每学期不少于4节。 
(7)业务提升要求
积极主动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项:
a近3年,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50学时以上,其中校本培训最多按15学时计入,教研活动最多按10学时计入,进企业实践最多按10学时计入;
b近3年,每年阅读1本职业教育类专著和1本其他著作并撰写读书笔记;
c近3年,到企业实践锻炼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
d近3年,积极参与技能培训与提升,获得高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
e近3年,参加学历提升进修并获得高一级合格学历(学位)。
3.骨干教师要求
(1)职业道德要求
具有良好的师德,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在本专业市场调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积极参与、勇于承担、创新探索、成果较为显著。
(2)个人资历要求
骨干教师在专业建设和发展中需要起到核心骨干作用,个人资历上,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a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或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b从事技工教育5年以上,在本专业面向的岗位工作或在企业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工作满3年以上,可放宽到3年;
c要求年龄45周岁以下,工作优秀、业绩突出,可适当放宽年龄限制
(3)教育管理要求
积极承担或参与学生教育或学生管理工作,并取得较好成绩,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项:
a担任班主任工作满2年,获得校级以上“优秀班主任”荣誉者优先考虑
b教学工作表现优异,获得同事和学生的一致认可。近三年担任毕业班级教学学生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在80%以上;
c在专业教学,起到带头作用,为专业发展做出贡献获得“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优先考虑。
(4)教学成果要求
专业基础理论较扎实和实操指导能力较好,为专业发展出谋划策,并有成果贡献。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项:
a担任过本专业两门以上课程,教学课时数达到全校教师课时的平均数。
b教师参加各类竞赛,并获得市级三等奖及以上成绩;
c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中取得市级三等奖级以上成绩。
(5)教研科研要求
主动参与教学科研工作或课题研究,承担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工作,积极参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实践教学指导书的编撰等工作。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项: 
a近3年来,参与校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并取得研究成果; 
b近3年来,在市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论文1篇以上; 
c近3年来,参与编著教育教学类学术著作或教材、教学参考书1部;
d参与校本教材、工作页的开发。 
(6)业务提升要求
积极主动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至少符合下列条件中的一项: 
a近三年,参加各类继续教育培训30学时以上,其中校本培训最多按15学时计入,教研活动最多按10学时计入,进企业实践最多按10学时计入; 
b近三年到企业实践锻炼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 
c积极参与技能培训与提升,获得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 
4、兼职教师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来自行业及企业生产一线(一般应有5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熟悉企业工作程序,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3)实训指导老师要求取得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或具有独特专长的能工巧匠。
 
 
 
 
 
 
 
 
 
 
 
(二)实践教学条件保障
表5 数控技术应用(加工中心)专业实训条件
实训教学
目标
仪    器    设    备
序号
名  称
规格、主要参数
或主要要求
单位
数量
执行标
准编号
备注
普通车床实训区
1.了解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工艺范围、操作与基本保养方法;
2.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尺寸测量方法及公差知识;
3.掌握刀具的种类、结构、刃磨及使用方法;
4.会选用切削用量,具备零件的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1
卧式车床
1.回转直径:
400mm;
2.主电机功率:
≥7.5kW。
60
GB/T4020
 
8
落地砂轮机
砂轮直径:≥200mm
6
JB/T3770
 
9
配套辅具工具
1.每台设备配工具箱1个;
2.备有刀具、工具、辅具。
60
 
 
10
配套量具
1.游标卡尺:0mm~150mm;
自备
GB/T21389
 
2.外径千分尺:
0mm~25mm、25mm~50mm、50mm~75mm、75mm~100mm;
20
GB/T1216
 
3.内径指示表:
3mm~4mm、4mm~10mm、10mm~20mm。
10
JB/T8791
 
1.掌握量具的使用、尺寸测量的方法及公差知识;
2.掌握普通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
3.具备零件的加工工艺知识与加工能力。
1
台虎钳
钳口宽度:≥150mm
40
QB/T1558.3
 
2
钳工工作台
 
工位
20
 
 
3
台式钻床
最大钻孔直径:≥12mm
2
JB/T5245.1
 
4
划线平板
≥1000mm×630mm(长方形)
≥800mm×800mm(方形)
2
GB/T22095
 
5
划线方箱
≥250mm×250mm×250mm
2
JB/T3411.56
 
6
落地砂轮机
砂轮直径:≥200mm
2
JB/T3770
 
7
机械分度头
配套
1
GB/T2554
 
9
配套辅具、工具、量具
划线用工具
10
 
 
钳工工具
40
 
 
量具(高度尺等量具)
40
GB/T21390
 
 
 
1.会使用与维护常用量具等;
2.能检测轴套类及平面零件几何尺寸;
3.能运用间接测量方法检测零件几何要素;
4.了解影像投影仪、三坐标测量机等检测零件的方法;
5.了解零件质量评价方法;
6.具有质量控制概念和初步能力。
1
游标卡尺
0mm~150mm
学生自备
GB/T 21389
 
2
深度游标卡尺
0mm~200mm
10
GB/T 21388
 
3
高度游标尺
0mm~300mm
10
GB/T 21390
 
4
游标万能角度尺
0°~320°
20
GB/T 6315
 
5
外径千分尺
0mm~25mm, 5mm~50mm,>50mm;
10
GB/T 1216
 
6
螺纹千分尺
0mm~25mm,25mm~50mm
10
GB/T 10932
 
7
内测千分尺
5mm~30mm,25mm~50mm
10
JB/T 10006
 
8
金属制直尺
0mm~300mm
10
GB/T 9056
 
9
螺纹塞规
0mm~30mm
5
GB/T 6091
 
10
直角尺
0mm~300mm
10
GB/T 6092
 
11
内径百分表
10mm~18mm,18mm~35mm,35~50mm;
10
JB/T 8791
 
12
工作台
800mm×550mm×750mm
20
 
 
13
铸铁平板
400mm×400mm
20
GB/T 22095
 
14
杠杆百分表
0mm~1mm
10
GB/T 8123
 
15
百分表
0mm~10mm
30
GB/T 1219
 
16
千分表
0mm~0.5mm
10
GB/T 1219
 
17
磁性表座
 
10
JB/T 10010
 
20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Ra6.25~Ra0. 25
1
GB/T 6060.2
 
 
 
 
 
 
 
 
 
实训教学目标
仪    器    设    备
序号
名  称
规格、主要参数或主要要求
单位
数量
执行标准编号
21
加工中心
1.床身上最大回转直径:≥500mm;
2.最大行程:
X轴 ≥250mm,
Z轴 ≥850mm;
3.快移速度
X轴 ≥4500mm/min,
Z轴 ≥9000mm/min;
4.主电机功率:≥7.5kW;
5.主轴转速:
nmin≤25rpm,
nmax≥2000rpm;
6.数控系统配置及主要要求:
a)  位置控制分辨率≤0.001mm;
b)  X/Z轴交流伺。服驱动;
c)  半闭环控制、两轴联动;
d)  主电机转速连续可调
6 
GB/T 16462.1
 
(三)机制制度保障
把课程作为核心,根据理实一体化课程、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推进机制与制度建设,在教学运行与质量管理、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管理、教学团队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了课程考核、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等方面的制度,保障工学交替、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
表6 数控技术应用(加工中心)专业主要机制制度
类别
主要机制制度
师资
队伍
建设
1.专业带头人培养制度
2.骨干教师培养方案
3.兼职教师管理条例
实习
实训
管理
1.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案
2.数控车安全操作规程
3.加工中心安全操作规程
4.数控仿真编程实训室操作规程
5.示范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6.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学生
管理
学生管理制度汇编一本
十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条件∶
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校规校纪。
2. 按规定修满所有文化类课程,成绩合格
3. 按规定完成了毕业实习任务,按要求完成实习报告的撰写,经鉴定合格。
4. 获得加工中心中级资格证书
5. 经过至少半年的企业实习,并且出具由企业提供的具备企业工作能力的证明。